E等公務員,e學中心,解答,測驗,生物風險評估概論
「生物風險評估概論」e等公務園+e學中心+學習平臺解答
相信大家會搜尋進來,應該也是為了更快速完成測驗,貼心的我們懂你❤資料均網路上蒐集整理,僅供參考。大家善用Ctrl+F搜尋題目關鍵字,相信很快就找到答案。
問:下列何者是危害所可能導致之健康後果 1.帶原或急、慢性感染 2.死亡 3.致癌姓或畸胎性v 4.以上皆是 問:下列何者非為病原體環境中傳播的風險評估因子 1.進入人體的途徑 2.感染原的存在與否 3.設備未校驗或設施老舊v 4.宿主免疫狀況 問:下列何項不是減害控成程序 1.工程控制 2.行政管理措施v 3.控制成本 4.建立及標準作業程序與演練 問:下列何者不是考量宿主風險評估的因子 1.年齡v 2.社經地位 3.懷孕 4.疫苗接種狀況 問:危害所可能導致之經濟後果敘述何種錯誤 1.牲畜死亡,增加糧食價格 2.降低食物供應v 3.增加研究經費 4.失去工作 問:可以有效降低生物風險事件發生的方法及策略是下列哪一項 1.生物風險評估v 2.生物風險管理 3.緊急應變計畫 4.以上皆是 問:下列那些行為可評估並改善管控計畫的有效性 1.找出事件發生的真正因素 2.回溯事件或意外所發生的報告 3.實施實驗常規檢查及建立文件v 4.以上皆是 問:下列何者為風險必須被重新評估時機 1.新進人員 2.新的設備 3.新的資訊被運用v 4.以上皆是 問:風險評估常須依循等那些個 因素間的相互作用進行考慮 1.病原生物特性 2.宿主 3.環境v 4.以上皆是 問:使用個人防護裝備PPE 應注意那些事項何者為非 1.配置防護裝備是不是適當 2.是不是受過訓練 3.熟練度或反應時間是否足夠v 4.PPE穿戴舒適性是不重要 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做好生物風險評估及風險管理可有效使風險等級降至零風險v 2.生物風險管理可降低意外事件發生頻率,減緩或限制事件所造成後續的衝擊 3.套用公式推論可能性與結果之間的關係,只要找到ㄧ套好用的夠用就好 4.PPE以安全有效最重要,穿戴舒適性不是考量範圍 問:環境因子中作業流程過程的風險評估那些敘述不正確 1.大體積或是高濃度的組織培養必須被考慮 2.氣膠的產生必須減少或排除 3.使用離心機、銳器需有足夠安全防護v 4.動物房的操作不需考量動物體型,但要注意是否帶原 問:下列何者非為執行風險評估的理由 1.訓練與管理的需求 2.法規的規定與需求 3.資源的有效運用v 4.世界衛生組的的規定 問: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1.風險評估方法儘可能簡單 2.風險評估方法可以合併多種策略v 3.人員操作的熟練度及防護裝備之完整性屬教育訓練,不在評估範圍 4.定義危害的性質為風險評估第一步驟 問:生物風險評估中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實驗室傳染途徑可能異於自然感染途徑 2.同病原不同的感染途徑會導致不同的感染 3.吸入、攝入、皮膚傷口均是有可能的感染途徑v 4.環境因素則是考慮有環境汙染問題、對經濟的衝擊程度無關 問:危害所可能導致對自然環境造成成之後果為 1.介入原生生態系 2.改變自然生態v 3.以上皆是 4.以上皆非 問:生物風險管理是一種新的觀念,由那項要素所組成 1.實驗室生物安全 2.實驗室生物保全 3.倫理責任v 4.以上皆是 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v 1.風險評估可以降低風險發生機率? 2.風險評估便是將所有可能發生和不可能發生的因素全部拿出來討論 3.風險永遠不可能為零 4.生物風險管理即是分析並發展可以降低生物風險事件發生的方法及策略 問:下列那一項作為有助於確定什麼是可以接受的風險 1.風險評估 2.風險管理v 3.風險溝通 4.以上皆是 問:下列何者對於風險評估方法敘述有誤 1.標準化、系統化的風險評估方法 2.以“得分制”評估風險情況 3.以共同認可的標準來評估風險v 4.生物病原體分級等同風險評等分級 問:下列何者為生物風險評估的瓶頸 1.研究數據都是健康成年人為基礎做研究 2.科學缺乏完整的研究和證據 3.實驗室條件與自然環境條件的差異v 4.以上皆是 問:執行生物生物風險評估有那些人不需要參與 1.生物安全委員會 2.實驗室主管人員 3.保安人員v 4.以上皆須參與 問:生物風險的定義與下列何者有關? 1.可能性(likelihood) 2.結果(consequence)v 3.以上皆是 4.以上皆非 問:實驗室實施生物安全的基礎是 1.了解危害v 2.生物風險評估 3.建立緊急應變計畫 4.以上皆是 問:有人說生物安全是一們很不精確的科學,其原因是 1.每一個病原體的病原學都不同 2.每一個人個體差異均不同 3.每一個實驗室特性都不同v 4.以上皆是 問:下列何者不屬行政管理措施項目 1.教育訓練 2.限制針具和銳器使用 3.限制或禁止使用手機或I-podv 4.硬體設施升級 問:下列有關生物風險評估的瓶頸敘述何者不正確 1.缺乏由動動到人體的證據 2.在分子生物學上菌株的差異v 3.化學品影響生物體證據不是問題 4.研究數據都是健康成年人為基礎 問:將風險評估的目的為 1.降低或或最小化將工作及環境舖曝於危險的機會 2.避免實驗室感染(LAI) 3.對應適合的緊急應變程序v 4.以上皆是 問:減害程序中工程控制屬次級防護項目者為下列哪項 ? 1.生物安全櫃 2.離心機安全杯v 3.氣鎖式門設計 4.個人防護裝備(PPE) 問:下列有關病原體環境中傳播的風險評估因子中那些敘述是錯誤 1.變圓體在環境中安定性是評估因子v 2.感染積轉是評估因子與感染原毒力大小無關 3.火災也是評估項目 4.宿主是評估項目
問:下列何者是危害所可能導致之健康後果
1.帶原或急、慢性感染
2.死亡
3.致癌姓或畸胎性
v 4.以上皆是
問:下列何者非為病原體環境中傳播的風險評估因子
1.進入人體的途徑
2.感染原的存在與否
3.設備未校驗或設施老舊
v 4.宿主免疫狀況
問:下列何項不是減害控成程序
1.工程控制
2.行政管理措施
v 3.控制成本
4.建立及標準作業程序與演練
問:下列何者不是考量宿主風險評估的因子
1.年齡
v 2.社經地位
3.懷孕
4.疫苗接種狀況
問:危害所可能導致之經濟後果敘述何種錯誤
1.牲畜死亡,增加糧食價格
2.降低食物供應
v 3.增加研究經費
4.失去工作
問:可以有效降低生物風險事件發生的方法及策略是下列哪一項
1.生物風險評估
v 2.生物風險管理
3.緊急應變計畫
4.以上皆是
問:下列那些行為可評估並改善管控計畫的有效性
1.找出事件發生的真正因素
2.回溯事件或意外所發生的報告
3.實施實驗常規檢查及建立文件
v 4.以上皆是
問:下列何者為風險必須被重新評估時機
1.新進人員
2.新的設備
3.新的資訊被運用
v 4.以上皆是
問:風險評估常須依循等那些個 因素間的相互作用進行考慮
1.病原生物特性
2.宿主
3.環境
v 4.以上皆是
問:使用個人防護裝備PPE 應注意那些事項何者為非
1.配置防護裝備是不是適當
2.是不是受過訓練
3.熟練度或反應時間是否足夠
v 4.PPE穿戴舒適性是不重要
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做好生物風險評估及風險管理可有效使風險等級降至零風險
v 2.生物風險管理可降低意外事件發生頻率,減緩或限制事件所造成後續的衝擊
3.套用公式推論可能性與結果之間的關係,只要找到ㄧ套好用的夠用就好
4.PPE以安全有效最重要,穿戴舒適性不是考量範圍
問:環境因子中作業流程過程的風險評估那些敘述不正確
1.大體積或是高濃度的組織培養必須被考慮
2.氣膠的產生必須減少或排除
3.使用離心機、銳器需有足夠安全防護
v 4.動物房的操作不需考量動物體型,但要注意是否帶原
問:下列何者非為執行風險評估的理由
1.訓練與管理的需求
2.法規的規定與需求
3.資源的有效運用
v 4.世界衛生組的的規定
問: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1.風險評估方法儘可能簡單
2.風險評估方法可以合併多種策略
v 3.人員操作的熟練度及防護裝備之完整性屬教育訓練,不在評估範圍
4.定義危害的性質為風險評估第一步驟
問:生物風險評估中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實驗室傳染途徑可能異於自然感染途徑
2.同病原不同的感染途徑會導致不同的感染
3.吸入、攝入、皮膚傷口均是有可能的感染途徑
v 4.環境因素則是考慮有環境汙染問題、對經濟的衝擊程度無關
問:危害所可能導致對自然環境造成成之後果為
1.介入原生生態系
2.改變自然生態
v 3.以上皆是
4.以上皆非
問:生物風險管理是一種新的觀念,由那項要素所組成
1.實驗室生物安全
2.實驗室生物保全
3.倫理責任
v 4.以上皆是
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v 1.風險評估可以降低風險發生機率?
2.風險評估便是將所有可能發生和不可能發生的因素全部拿出來討論
3.風險永遠不可能為零
4.生物風險管理即是分析並發展可以降低生物風險事件發生的方法及策略
問:下列那一項作為有助於確定什麼是可以接受的風險
1.風險評估
2.風險管理
v 3.風險溝通
4.以上皆是
問:下列何者對於風險評估方法敘述有誤
1.標準化、系統化的風險評估方法
2.以“得分制”評估風險情況
3.以共同認可的標準來評估風險
v 4.生物病原體分級等同風險評等分級
問:下列何者為生物風險評估的瓶頸
1.研究數據都是健康成年人為基礎做研究
2.科學缺乏完整的研究和證據
3.實驗室條件與自然環境條件的差異
v 4.以上皆是
問:執行生物生物風險評估有那些人不需要參與
1.生物安全委員會
2.實驗室主管人員
3.保安人員
v 4.以上皆須參與
問:生物風險的定義與下列何者有關?
1.可能性(likelihood)
2.結果(consequence)
v 3.以上皆是
4.以上皆非
問:實驗室實施生物安全的基礎是
1.了解危害
v 2.生物風險評估
3.建立緊急應變計畫
4.以上皆是
問:有人說生物安全是一們很不精確的科學,其原因是
1.每一個病原體的病原學都不同
2.每一個人個體差異均不同
3.每一個實驗室特性都不同
v 4.以上皆是
問:下列何者不屬行政管理措施項目
1.教育訓練
2.限制針具和銳器使用
3.限制或禁止使用手機或I-pod
v 4.硬體設施升級
問:下列有關生物風險評估的瓶頸敘述何者不正確
1.缺乏由動動到人體的證據
2.在分子生物學上菌株的差異
v 3.化學品影響生物體證據不是問題
4.研究數據都是健康成年人為基礎
問:將風險評估的目的為
1.降低或或最小化將工作及環境舖曝於危險的機會
2.避免實驗室感染(LAI)
3.對應適合的緊急應變程序
v 4.以上皆是
問:減害程序中工程控制屬次級防護項目者為下列哪項 ?
1.生物安全櫃
2.離心機安全杯
v 3.氣鎖式門設計
4.個人防護裝備(PPE)
問:下列有關病原體環境中傳播的風險評估因子中那些敘述是錯誤
1.變圓體在環境中安定性是評估因子
v 2.感染積轉是評估因子與感染原毒力大小無關
3.火災也是評估項目
4.宿主是評估項目
評論